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网
欢迎来到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网

· 当前位置: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信息网-->政策法规

陕西省“十二五”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规划

来源:省农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6-26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文明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根据《陕西省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结合我省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实际,特制定《陕西省十二五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建设规划》。

一、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的必要性

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农机化工作的永恒主题。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推进粮食生产方式转变,已成为农民的迫切愿望、时代的强烈要求、历史的客观必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是促进先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主要载体。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以农业生产机械化为前提。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农业生产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限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是先进农业技术运用的重要载体。

(二)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乃至结构性短缺转变。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一些新生代农民更是不想种地、不会种地,留在农村务农的也需要体面劳动。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意愿进而影响到大宗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

(三)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粮食生产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业富裕劳动力多形式、多层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同时,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可以有效提高机具利用率,增加农民经营农机的收入,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金路子。

(四)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可有效达到节种、节肥、节药、节水和节能之目的。因此,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有利于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由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现实情况表明,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大多是有相对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好身体素质的中青年农民,其中的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负责人懂农艺技术、会操作机械、善于经营,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可以说,将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农机手为代表的、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新型职业农民。随着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的实施,将涌现更多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更多粮食生产大户,造就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

二、我省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及《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不断贯彻深入,我省农业机械化步入了国家投资带动发展和依法促进发展的新时期。各地紧紧围绕省政府提出的稳粮、优果、兴牧、扩菜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思路,认真落实省政府《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中关于粮食单产提高工程的要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机械化工作,推进了其快速发展。至十一五末,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23%。就主要作物而言,小麦生产在适宜作业地区基本实现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玉米尤其是夏玉米生产耕、种作业环节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渭北、陕北和高寒山区的春玉米机播水平较低和玉米整体机收水平较低,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瓶颈;水稻耕、收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但其机械育插秧水平较低,尚处于试验示范引导推进阶段;薯类生产各环节机械作业水平很低,处于抓点示范阶段。

三、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当前,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是近年来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提出了明确要求,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加明确的指出: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支持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加快推进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进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指明了方向。二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投资逐年增加、补贴机具种类几乎涵盖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和机具支持;三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已经具备了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同时加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高涨;四是通过多年的宣传引导和实践指导,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农业机械化已逐步成为全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人的共识。综上所述,无论从政策、投资、经济和认识等各个方面,都已具备了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的条件,同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也催促我省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

四、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省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精神,着力采取实施补贴政策,增加机械总量;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开展跟踪调查,推荐主推机型;实施示范项目,引领带动发展;推进市场作业,提高利用水平等措施,主攻春玉米机械覆膜播种、玉米机械化收获、水稻机械育插秧和薯类机械播种收获等薄弱环节,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全力提高全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末,努力使我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0%

在小麦生产方面,要巩固耕种收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果,按照优化装备结构,提高作业效益的要求,大力发展复式作业播种机械、精少量播种机械和大马力高性能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在玉米生产方面,突出渭北、陕北和高寒山区的春玉米机械覆膜整地、机械覆膜播种技术和全省范围的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推广玉米覆膜整地机和玉米覆膜播种机5000台,使春玉米覆膜整地和覆膜播种面积达到600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5%以上;推广自走式专用和小麦玉米两用联合收割机1.25万台,使玉米联合收割机总量达到1.88万台,玉米机收水平达到40%以上。

在水稻生产方面,突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依托区域性育秧中心建设,主要推广以精密播种技术为基础的双膜育秧和软(硬)盘育秧等田间低成本育秧技术,同时着力推广水稻插秧机,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覆盖全省水稻主产县(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应用面积达到50万亩,育插秧机械化水平达到25%以上。

在薯类生产方面,重点推广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田间耕整地、播种、植保、杀秧、收获等机械化技术,使全省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到35%,主攻种、收环节,使种、收机械化水平提高到30%

五、保障措施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在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方面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实施倾斜政策,增加机械总量。要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关键是要优化粮食生产机械装备结构并增加装备总量。在国家购置补贴资金的使用上,要重点向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复式作业播种机、水稻育秧设备、水稻插秧机和薯类播种、收获机械等用于粮食生产的机械和装备上倾斜,既要增加资金比例,又要设法提高补贴标准。各地应准确把握和落实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的规定,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对重点机具和装备实施累加补贴,快速增加粮食生产机械和装备总量。

2、实施示范项目,引领带动发展。要积极争取农业部玉米、水稻和薯类机械化技术示范县(区)数量,同时要增加省级农机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的比例,开展不同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通过项目实施,探索不同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技术配套模式,并将模式提升为项目,用项目融合资金,以方案规范项目实施,引领带动全省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和科学发展。

3、搞好跟踪调查,推荐主推机型。要组织对在用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和薯类播种、收获机械等重点推广的粮食生产机械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进行跟踪调查,确定当地适用的主推机型,并切实做好向购机群众宣传推荐工作,确保群众买得起,用得好,增效益。

4、强化技术培训,确保准确到位。要结合农民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实施,邀请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培训,通过集中办班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玉米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和薯类播种、收获机械等机械的驾驶操作、技术保养和常见故障排除以及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确保技术准确到位,实现农机作业的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生产。

5、推进市场作业,提高利用水平。要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要通过发放跨区《作业证》、利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农机作业信息、组织签订供需衔接合同和组织作业队外出作业等形式,积极培育农机作业市场,以市场为引导,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提高机手效益和共同利用水平。

6、推进标准化生产,为机收创造条件。在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推进方面,要加强与种植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机制,统筹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玉米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在一定区域范围,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播种时间和田间管理措施,为机械化收获创造条件。

7、切实加强领导,保障措施落实。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把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来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积极性。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主动争取计划、财政、信贷、金融、科技、工商、税务和交通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确保各项措施落实,促进我省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